2025-06-11 來源:新華社 访问次数:1019
玫瑰油是保加利亞享譽全球的名片。保加利亞斯塔拉山脈和斯雷德納山脈之間的山谷則盛產最優質的油用玫瑰,“玫瑰谷”也成為了這片地區的代名詞。記者日前走訪了位於“玫瑰谷”的卡贊勒克,感受第122屆卡贊勒克玫瑰節的風采。
在8日舉行的玫瑰採摘儀式上,身著保加利亞傳統服飾的當地民眾在玫瑰花田旁載歌載舞,遊客們穿梭於花田間採摘、拍照、嬉戲……在遠處薄霧籠罩下的山脈的映襯下,卡贊勒克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開始了。
玫瑰採摘期一般是從5月中旬至6月中旬,持續一個月左右時間,採摘工作通常在清晨5時至上午10時進行。
參加民俗表演的博里亞娜·切什梅吉耶娃告訴新華社記者,玫瑰節旨在頌揚卡贊勒克玫瑰的美麗與芬芳,並將保加利亞傳統習俗與當代藝術相結合,通過節慶形式傳承民俗文化。
卡贊勒克歷史博物館資料顯示,油用玫瑰最初由中東傳入保加利亞,得益於“玫瑰谷”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被人們在該地區廣泛種植。早在17世紀,卡贊勒克就出現過油用玫瑰的歷史記載。1903年,卡贊勒克首次舉辦了以玫瑰為主題的慶祝活動。
保加利亞副總統約托娃在8日的慶祝活動上說:“這朵玫瑰熱愛保加利亞,熱愛保加利亞的土地、空氣和陽光,是我們最好的外交名片。”
正午時分,盛大的狂歡遊行在卡贊勒克市中心舉行。來自保加利亞及世界各地的不同團體在狂歡遊行中盡情展示才藝,把快樂與喜悅傳遞給每一位在場觀眾。
索非亞孔子學院、索非亞中國文化中心及大特爾諾沃大學孔子學院派出的隊伍也參與了狂歡遊行,旗袍展示、舞龍等展現中國文化的表演引得在場觀眾歡呼不斷。
索非亞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陳瑛表示,玫瑰節上的中國元素是中保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的縮影,越來越多的保加利亞人渴望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索非亞孔子學院連續多年參加玫瑰節狂歡遊行,希望借由節慶遊行讓更多的人感知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
來自土耳其的遊客穆斯塔法·穆斯塔福夫說,玫瑰節不僅讓他感受到保加利亞獨特的玫瑰文化,更讓他有機會接觸不同國家的文化,有一百多年歷史的玫瑰節正是在這種文化交流中不斷煥發新生命力。
卡贊勒克市長加利娜·斯托揚諾夫說:“請把玫瑰帶回你們的故鄉,講述卡贊勒克,並歡迎再次回來,讓我們把百年玫瑰節的故事繼續書寫下去。”
狂歡遊行結束後,記者跟隨人群來到卡贊勒克玫瑰博物館。館內展出了玫瑰油的加工工具以及儲存和出口玫瑰油和玫瑰水的器皿。厚重龐大的玫瑰蒸餾器格外引人注目。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保加利亞玫瑰油採用雙重蒸餾的工藝,每提取一千克玫瑰油需要3000千克玫瑰花。
保加利亞農業部數據顯示,保加利亞擁有53家玫瑰油蒸餾廠,年加工能力為1.5萬噸油用玫瑰。2024年保加利亞的油用玫瑰產量約為1萬噸,產出的玫瑰油大部分出口國外,價格在每千克9500美元到1.6萬美元之間。
上一篇:阿斯塔納夏日
線上服務
13663445936關注我們
聯繋我們
中國廣袤傳媒集團國際有限公司
聯繫電話:00852-35807372
公司地址:香港納坦路721-725比利時銀行塔樓14樓1406室
服務郵箱: 845692306@qq.com
中國廣袤傳媒集團國際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納坦路721-725號比利時銀行塔樓14樓1406A室
www.zggmc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