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栏目

一個北回歸線上的千年邊城,成為連通周邊重要橋梁——那坡 那歌 那花朵(邊城見聞)

2025-07-31   來源:人民日報   访问次数:853

廣西百色市那坡縣位置很特殊。縣政府所在城廂鎮位於縣城北部,北回歸線從城廂鎮穿過。這條陽光能直射的位置最北的緯線,是熱帶與北溫帶分界線。而長達207公里的邊境線,讓那坡與越南的高平、河江兩省緊密相連,成為通往東盟貿易區的前沿,從而造就了那坡“一腳跨熱帶、一眼望東盟”的區位特色。

那坡縣的名字來歷也很特別。“那坡”壯語意為“山坡上的田”,原是當地一個村名。因當年毛澤東同志對該村糧食豐收給予肯定,遂成為縣名,在全國2800多個縣級行政區中可謂絕無僅有。

那坡地處南疆喀斯特群山之間。古時名為“鎮安”的官署,坐落在天然洞穴“感馱岩”。更有“以黑為美”的壯族支系“黑衣壯”,千百年來生活於幾乎與世隔絕的深山老林,用藍靛染就深沈如夜的服飾,卻用高亢的“尼的呀”山歌贊頌生活。

而今,這以往回蕩在層巒疊嶂間的古老歌謠,已越過國界,用更豐富多元的方式傳唱,催生心靈相通的和諧共鳴、貿易往來的歡快足音、文化交流的友誼花朵。從千年歌圩到現代聯歡,從邊關驛站到數字口岸,那坡這座千年邊城,正以嶄新姿態續寫周邊友誼的動人故事。

“風流街”升級“聯歡季”——山歌激發情感共鳴

“妹自越南保樂來,今天‘巷旦’喜相會,千山萬水不覺遠,只為‘巷旦’歌兒美……”

那坡縣全民健身活動中心舞台,來自越南保樂縣的黃文潛和越氏蝶即興唱響山歌,清亮嗓音飄蕩在晚風中。台下,兩國邊民和著節拍輕輕搖擺。在那坡縣2025年“廣西三月三·那坡風流街”暨中越邊民大聯歡邊關民俗文化旅遊活動中,中國與越南歌手唱起同聲同調的“過山腔”山歌。

“風流街”並不是一條街,而是一個延續千年的民俗節慶,壯語稱為“巷旦”。每年陽春三月,壯鄉兒女匯聚山水之間,以歌為媒,以情相約。越南邊民將這一傳統稱為“歌圩日”。每年農歷三月最後一個“圩日”(趕集日),中越邊境村寨的男女老少盛裝赴會。老人交換煙葉與茶種,商販交易山貨與布匹,青年男女則以歌傳情、互訴心意。

趕圩、對山歌、會老友……“我每年都來趕‘風流街’,今年特別熱鬧!”越氏蝶說,她還計劃去看一場足球賽、參加兩人三足比賽。自2016年起,“風流街”從傳統歌圩升級為“聯歡季”,活動時間從1天延長至3天,狂歡氛圍更濃。其間不僅有山歌展演、篝火晚會等活動,還引入中越足球賽、趣味競技等,活動形式多元、精彩不斷。越南河廣、保樂等邊境縣民眾也常常跨境而來。

“山相依水相連,山歌一唱都聽見;共飲一江水,心裡一樣甜……”來自越南廣寧省的武秋安,今年登上了中越邊民大聯歡晚會舞台,她與那坡本地“綠水母”樂隊合作演繹《你來我往有情緣》中文歌曲,讓人在旋律中感受到跨越國界的情感共鳴。她還與另一位越南歌手合唱了越南語版的《青花瓷》,這首旋律優美的歌曲早已被越南歌手翻唱,並在當地流傳開來。台下,有人用中文輕聲哼唱,有人用越南語跟著和聲。此刻,音樂跨越了語言與國界。

“直播間”變身“展銷會”——邊貿拉近彼此距離

“直播間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小閉!今天帶來的是越南的酸奶和方便面……”在武秋安縱情歌唱時,不遠處的閉氏映也忙得熱火朝天。

今年,那坡縣將特色產品展銷會融入聯歡活動,為小閉這樣的跨境商人提供了展示平台。伴隨美妙的山歌旋律,她熱情招呼著線上線下的顧客,帶來的越南特產很快銷售一空。

閉氏映的家鄉就在越南河廣縣,距離平孟口岸很近。這個歷史悠久的口岸始建於1885年,如今已成為集智能驗訖通道、貨物查驗平台和互市貿易區於一體的現代化口岸,是通往越南及東盟各國的陸路交通要道。每天一大早,口岸就熱鬧起來。等候通關的邊民手持證件,用夾雜中越口音的方言熟絡寒暄。8時剛過,隨著邊檢人員“咔嗒”一聲蓋下印章,閉氏映快速通過關口,鞋底在路面上踏出輕快的節奏。

沿平孟街步行幾分鐘,一個掛著中越雙語招牌的商鋪格外醒目——“小閉越南商品超市”。這間不到20平方米的店面承載著兩代人心血:最初由小閉的婆婆經營,2024年小閉接手後擴大了規模。打開店門,小閉先仔細擦拭玻璃櫃台,再衝杯越南咖啡,醇香在晨光中瀰漫開來。

“小閉回來啦!九寨溝好玩嗎?”鄰居看到她,熱情地打招呼。小閉掏出手機,分享旅途體驗:“看,這是我在五花海拍的照片。現在越南首都河內直飛四川成都只要兩個小時,去旅遊特別方便!”曾在廣西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留學的小閉,如今不僅做口岸貿易,還兼職當導遊和翻譯,旅遊是她瞭解中國的重要方式。

小閉的事業發展順利,離不開當地一系列惠商政策的支持。那坡縣商務局設立跨境商戶服務中心,為中越商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定期舉辦展銷會,推出減免展位費、提供物流補貼等政策,助力商戶拓展市場;平孟口岸大力推廣“邊民互市+電商直播”模式,為直播商戶配備專業設備,搭建雙語平台,幫助實現手機一鍵跨境買賣。“現在做生意比以前簡單太多了。”小閉邊說邊演示如何在手機里直播帶貨。

晚上回到越南家中,小閉還會準時開始教當地孩子學中文。“當年我的中文老師免費給我授課,我的人生因為學習中文多了很多機遇,現在我也想幫助更多越南孩子。”小閉的中文教學已堅持了兩年多,每周4次。她在課堂上分享中國見聞和做邊貿的心得,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

“小驛站”助力“大聯歡”——文化潤育友誼花朵

“出入平安事業順景財源廣,萬事如意富貴平安福滿堂”——小閉商店門口貼的春聯格外醒目。“這是今年春節前我在國門文化驛站領到的‘文化年貨’,還是那坡書法家特地為我寫的呢!”回憶起當天的情景,她依然很興奮。那天她還與中國書法家同台獻墨,嘗試用越南語寫下橫批“中越友好”。

送“文化年貨”,是那坡縣精心打造的文化品牌。每年春節前夕,那坡都會組織書法家、志願者為兩國邊民書寫春聯、贈送福字,還會發放中越雙語的《荷花》雜誌,讓“年味”更具文化氣息與邊境特色。該雜誌由中越媒體合辦,以促進中越友誼為宗旨。

那坡縣平孟鎮國門文化驛站內,書香四溢,越南姑娘農氏燕芝正捧著一本《荷花》雜誌認真閱讀。“這本雜誌對我來說是很好的中文教材,能從中獲取很多有趣、有用的信息。”她笑著說。

農氏燕芝是驛站常客。每逢圩日,她背著竹簍逛完熱鬧的市場後,總是順路拐進驛站,歇歇腳、看看書、聊聊天。自從驛站開設中文培訓班後,她來得更勤了。“在這裡,我不僅能學習中文,還能和當地人用中文交流,口語進步很快。”她翻出隨身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寫著“生意興隆”“便宜點”等實用中文短語。有時,她也會幫中國商戶寫越南語的商品標牌。你來我往間,情誼越來越深。農氏燕芝的竹簍里,漸漸多了中國結、剪紙等小禮物;鎮上商鋪的櫃台邊,也貼著越來越多她教當地商戶書寫的越南語價簽。

每年正月初九,平孟鎮都有一場別開生面的盛會——中越邊民新春大聯歡。2024年4月,那坡縣與越南河廣縣簽署友好合作備忘錄,將邊民聯歡正式納入雙邊文化交流機制。今年1月,平孟鎮平孟村被列為全國春節“村晚”示範點,舉行了一場融合山歌對唱、舞獅巡遊、跨境球賽的跨國“村晚”,既有年味,更有情誼。

當平孟的街燈次第亮起,閉氏映鎖好店門,手裡拎著特意為越南學生準備的那坡炸糕,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微信上,越氏蝶正和新結識的中國歌友,商量下次對歌的細節;教室里,武秋安跟著老師認真練習《山歌好比春江水》,期待下次聯歡時能演唱一首地道的廣西民歌……中越友誼在每一個日常中生根發芽,綻放出動人的花朵。

鏈接·廣西百色

百色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位於滇、黔、桂三省(區)交界處,南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達359.5公里。百色是廣西面積最大的地級市,也是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區、邊疆地區於一體的特殊區域。

  作為沿邊開放的重要門戶和西部陸海新通道西線的關鍵節點城市,百色擁有龍邦口岸、平孟口岸和岳圩口岸等對外通道,設有7個邊民互市點,是中國面向東盟雙向開放的重要樞紐。山水相連、民俗相近、人文相通,為中越友好交往奠定了深厚基礎。百色市依託音樂、舞蹈、繡球等多元文化資源,舉辦跨境文化交流活動,拓展中越民間交往新空間;結合胡志明足跡等紅色遺址和豐富的自然風光,打造跨境旅遊線路。百色市通過不斷深化與越南跨境交往合作,增進中越兩國人民友好感情,推動民心相通,助力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

關注我們

聯繋我們

中國廣袤傳媒集團國際有限公司

聯繫電話:00852-35807372

公司地址:香港納坦路721-725比利時銀行塔樓14樓1406室

服務郵箱: 845692306@qq.com


中國廣袤傳媒集團國際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納坦路721-725號比利時銀行塔樓14樓1406A室

www.zggmc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