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常州東坡公園。
▲常州中華恐龍園裡,小遊客和仿真恐龍互動。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巨幕大屏直播“蘇超”比賽,市民遊客一邊吶喊助威,一邊喝啤酒、吃小龍蝦……這個夏天太“嗨”了!每到“蘇超”比賽日,位於江蘇省常州市環球恐龍城休閒旅遊區的迪諾水鎮都會迎來超過3.5萬人次的客流。
2025年江蘇省城鎮足球聯賽(簡稱“蘇超”)火了。常州抢抓風口機遇,打好賽事經濟“組合拳”,把“蘇超”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走進全國人民的視野。今年1至7月,常州12家重點景區接待遊客和實現營收同比分別增長14%、10%。
與周邊城市相比,常州先天旅遊資源相對匱乏。多年來,常州深挖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無中生有”創造文旅項目、放大“文旅+”效應融合業態,扎實推動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從江南文旅窪地轉變為全年旅遊業總收入超千億元的長三角旅遊目的地。
盤活資源,彰顯城市文史底蘊
8月9日晚,位於常州老城廂核心位置的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比白天更熱鬧了。“長物盈夏·青果物華集”開集,50多家非遺手作文創攤位琳瑯滿目,露天演出持續“引流”。“今年夏天,我們以明人文震亨撰寫的《長物志》為背景,策劃了國風文化市集,重現昔日青果巷風雅與煙火兼具的盛景。”青果巷項目運營方負責人朱群話音剛落,民樂演奏會就在旁邊的戶外舞台響起了。
青果巷毗鄰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是常州市區自明清以來保存最為完好、最負盛名的古街巷。不到千米的小巷之內,分佈著“抗倭英雄”唐荊川、漢語拼音方案主要制訂者周有光等名人故居,是常州的“文化地標”。
青果巷曾因建築老化、設施落後,不見昔日熙攘。按照“小規模、漸進式、微循環”思路,2012年,修繕保護工程啟動;2022年9月,青果巷全面開街。“我們遵循‘修舊如舊’更新模式,活化利用保護建築來開設博物館、紀念館,打造了‘1+7+N’名士博物館群落。”朱群邊講解邊帶著記者參觀。
引入常州梳篦、常州乱针绣等非遺項目,周有光圖書館延續“古運河書場”傳統,常州評彈團演員在此唱起江南小調……如今,青果巷已經成為“城市文旅休閒客廳”。
常州近代工業發展迅速,在工業旅遊領域嘗試較早。近年來,常州盤活戚機廠、大明紗廠等工業遺存,培育出生產觀光遊、廠區體驗遊、工業研學遊等一批工業旅遊特色產品。
“運河五號”創意街區集中展現出常州工業文化的獨特魅力。“街區由原常州第五毛紡織廠改建而來。”常州運河五號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創意策劃部工作人員黃妍介紹,原廠區辦公樓活化利用為綜合性文藝空間,機修車間化身多功能演藝廳,鍋爐房成為設計師品牌集合買手店。“運河五號”平均每年吸引遊客70多萬人次。
打造“樂園”,走出市場創意型新路子
如果說江南名士、運河文化、工業遺存是常州“文化名片”,那麼恐龍就是常州當之無愧的“城市新IP”。2024年,常州文旅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7%,其中恐龍主題業態貢獻率超35%。
然而,常州從未出土過恐龍化石,也並非“恐龍之鄉”,城市IP是如何與恐龍綁定在一起的?故事要從中華恐龍園的誕生說起。
“1996年,原國家地礦部擬建一個恐龍化石博物館,恰逢電影《侏羅紀公園》在全球範圍內掀起‘恐龍熱’,常州敏銳抓住機會,主動爭取恐龍館落地。”恐龍園文化旅遊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波回憶,常州不滿足於靜態的恐龍博物館,決心打造一個以遊樂為目的的主題樂園,開創“科普+遊樂”的發展模式。2000年9月20日,中華恐龍園正式開園,短短幾個月內便迎來了大批遊客,在行業頗為亮眼。
正值暑期,中華恐龍園內遊人如織,遠處不時傳來霸王龍的陣陣嘶吼,草叢中還藏著等待孵化的恐龍蛋,商品陳列櫃上的“恐龍妹妹”系列玩偶是“蘇超”最火爆的單品之一……遊客一進入園區便如同“穿越”到侏羅紀世界,還能與明星恐龍“角角”“犟犟”等近百隻仿真恐龍集結成的“百龍軍團”進行互動。“我摸一摸迅猛龍,它還會眨眼怒吼,動畫片裡的大恐龍‘活’過來了!”來自甘肅的小遊客苟婷婷激動地說。
步入“恐龍基因研究中心”項目,遊客能體會到多媒體技術在這座樂園中的創新應用。“不同於其他遊樂園排隊時的枯燥等待,我們創新將等候區域場景化,把等候區打造成‘基因成果展示區’,讓遊客的沉浸式體驗更豐富。”該項目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常州跳出‘資源依賴型’文旅發展模式的老路子,走出一條‘無中生有’的市場創意型新路徑。”常州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無中生有”的“樂園經濟”是常州的文旅金招牌。他舉例,距今2700餘年的淹城遺址體量偏小,常州在“城內保護,城外開發”原則下,建設淹城春秋樂園,實現了“三個土墩墩”的“點土成金”。5A級旅遊景區常州天目湖原本只是水庫,經過規劃設計,打造成自然山水類景區水上樂園,每逢暑期開放都會“爆滿”。
推動“文旅+”,業態融合加速發展
在“蘇超”聯賽引發的江蘇省內文體旅“大聯歡”中,常州是第一個推出景區免票政策的城市。今年端午節假期遇上“蘇超”常州對陣揚州比賽,常州所有A級景區對揚州市民免門票,共接待揚州遊客超15萬人次,帶動周邊餐飲、住宿等消費激增25%。
這是常州不斷打破業態間的壁壘,推動“文旅+”,激發消費活力的一個縮影。
博物館是近年來遊客關注的熱點。8月15日,常州博物館首個收費特展“金色海昏——漢代海昏侯劉賀墓出土文物特展”落幕,3個半月的展期內,觀展人數超過13萬人次。“我們與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合作,付費借來122件(套)金玉珍寶、禮樂重器展出,展品規模與規格前所未有,是該特展首次走進江蘇省。”常州博物館黨支部書記施建剛告訴記者,不少周邊城市遊客“為了看一個展奔赴一座城”,將旅行目的地選在常州。
文博產品的高質量供應也撬動了文旅消費,今年1至7月,常州博物館文創及門票收入突破1000萬元,接待觀眾近80萬人次。
“文旅+演藝”抓住了年輕人的心。今年“五一”假期,第十屆太湖灣音樂節吸引樂迷近13萬人次,近70%的樂迷來自江蘇省外,帶動周邊消費超6.5億元。第十一屆太湖灣音樂節定檔今年國慶假期,消息一經放出便引發樂迷熱議。
“太湖灣音樂節門票包含環球動漫嬉戲谷景區門票,不少觀眾白天逛景區,晚上‘蹦’音樂節。依托嬉戲谷的摩天輪與草坪舞臺,太湖灣音樂節開創了‘遊樂園+音樂’的獨特模式。”太湖灣音樂節主辦方負責人劉蝶認為,音樂節的成功一方面源於強大的演出陣容,另一方面則來源於景區和當地政府的暖心服務。每日600輛免費接駁大巴往返接送樂迷,增設350個裝配式廁位,當地政府還組建了包含公安、醫療等在內的3500人保障團隊,做好全方位服務。
藉由音樂節的流量,嬉戲谷所在的武進區雪堰鎮推出“景區+鄉村”微度假套裝,串聯多個鄉村旅遊景點,實現“音樂節經濟”的拓展。今年上半年,常州積極引進高品質演出,舉辦大型演出活動10場,吸引各地樂迷超過30萬人次,帶動綜合消費近20億元。
常州各大景區、街區圍繞“文商旅體+”打造融合產品體系。6月以來,攜程平台數據顯示,常州市旅遊消費金額、接待人次增速省內第一,7月份重點監測景區營收同比增長15.01%,消費活力奔湧聚勢。
上一篇:內蒙古:在山水田園中邂逅詩與遠方
下一个:新疆:讓旅途“美”起來
線上服務
13152811346關注我們
聯繋我們
中國廣袤傳媒集團國際有限公司
聯繫電話:00852-35807372
公司地址:香港納坦路721-725比利時銀行塔樓14樓1406室
服務郵箱: 845692306@qq.com
中國廣袤傳媒集團國際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納坦路721-725號比利時銀行塔樓14樓1406A室
www.zggmc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