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新聞

電視新聞如何“賺得”更多網絡流量

2025-06-19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當前,信息化技術變革天翻地覆,融媒體轉型改革風起雲湧,電視新聞節目作為傳統傳媒行業的重要內容,在互聯網流量爭奪中全力探索以機制、技術、方法創新為核心的新路徑,努力將發展劣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在多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內容為王”的新聞邏輯。

AI入場,堅持智慧賦能

因內容生產流程複雜、台網融合不足等問題,電視新聞節目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互聯網流量比較有限。

隨著改革的推進,如今,各級電視台在新聞節目的生產、播發中越來越注重創新科技的應用。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財經頻道通過使用虛擬數字人產品——靈境數字人平台,對多名主播進行了形象複刻。2025年春節假期,杭州綜合頻道《杭州新聞聯播》全程讓AI數字人擔任主播,“零失誤”引發網友熱議,相關視頻在自媒體平台上獲得很大流量。

靈境、DeepSeek等AI大模型進入電視行業,在提升節目內容生產質量、優化新聞播發流程等諸多環節發揮著顯著作用。首先,AI大模型可進行自動化新聞素材整合,讓新聞稿件實現自動化生成,提高電視欄目製作效率的同時,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其次,AI大模型能夠對新聞素材進行智能化篩選、編輯、審校,讓新聞報道的準確性、時效性得到保證;再次,AI大模型能夠識別敏感內容,降低輿情風險繫數;最後,AI大模型可以在互聯網用戶畫像、大數據、視頻推薦算法等技術支撐的基礎上,幫助採編各環節優化新聞報道,提升受眾滿意度,提升新媒體平台流量。

需要注意的是,AI大模型本地部署需要適應場景,這既要求採編播人員熟悉掌握不同應用的不同功能,強化在全流程各節點的把關職能,又要求採編播人員花時間對應用進行智能訓練,讓其加速適應本地化需求。

“抓住”粉絲,做強傳播矩陣

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聞專題報道《對話長江——新潮逐浪》在10餘個省市電視台播出並在其所屬新媒體端口同步推送,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等央媒的數十個新媒體端口同期發布,閱讀量累計過億。數據證明,多家電視台和新媒體端平台進行集成式合作,組成傳播矩陣,在輸送優質資訊內容的同時,可以實現傳播效果疊加效應,在重大報道中有着非常明顯的傳播優勢。

堅持共建共享,廣電主力軍各有所長,通過多端發佈實現傳播垂直細分,推動新聞報道在網絡資訊中“巨浪出海”,密切聯繫了新聞節目和廣大受眾,形成了巨大的網絡表現力和社會影響力。需要注意,電視台在進行新聞報道融媒體傳播時,要進行柔性傳播,推動“硬新聞軟著陸”,站在權威、專業的新聞從業者角度,運用恰當的表達手段,切實讓新聞報道接地氣、有說服力,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

電視新聞借力MCN矩陣,已成為台網融合的重要突圍路徑。近年來,網紅IP成為資訊傳播的重要載體,不少電視台成立了自己的MCN機構,利用粉絲效應推動流量增長,借助社交媒體實現台網融合突破。山東廣播電視台閃電MCN-Lightning TV集合當地主要廣播電視媒體機構以及主持人、編輯記者、網紅達人等上百個內容創作帳號,在網絡端持續發力。

巧用平台,再造直播優勢

當前,各家電視新聞節目堅持迎難而上、持續探索、大膽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

“電視新聞亞直播”來源於電視新聞節目中龐大的素材庫,由從業人員根據新聞敏感優先策略進行篩選,結合自媒體平台、直播間等客觀條件和受眾關注角度、社會影響力等主觀條件進行採編播。

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上映後,大象新聞聚焦這一熱點,將影院客流變化情況搬上網絡平台直播間,同屏呈現票房榜實時動態數據畫面以及影片精彩片花、製作人員訪談等內容,受到網友的廣泛歡迎。在沒有直播主持人的帶動下,很多網友利用發言進行互動,形成上百個小話題,為電影上映和直播活動鼓掌喝彩。這樣的“電視新聞亞直播”,高峰時期可以實現一天內觀看人次破百萬、“圈粉”數千人,且財力、人力成本極低。

在多年的探索和優化過程中,網絡直播平台已從早期的野蠻生長轉變為規範發展,主打“內容為王”。優質電視新聞節目通過網絡直播平台進行傳播,持續帶動了電視行業與直播生態共同向好發展。

財經新聞

線上服務

13663445936

關注我們

聯繋我們

中國廣袤傳媒集團國際有限公司

聯繫電話:00852-35807372

公司地址:香港納坦路721-725比利時銀行塔樓14樓1406室

服務郵箱: 845692306@qq.com


中國廣袤傳媒集團國際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納坦路721-725號比利時銀行塔樓14樓1406A室

www.zggmcm.com